查看原文
其他

Pokémon没有告诉你——蜻蜓的童年,这么科幻!

深山虫吟 物种日历 2020-01-07

和之前物种日历曾经介绍过的黄蜻(Pantala flavescens)一样,虾黄赤蜻Sympetrum flaveolum)也是分布广泛的蜻蜓。同为蜻科的常见成员,这两者从外形到习性都比较相似;虾黄赤蜻颜色更加红一点,后翅基部有大片弥漫的黄色色块。它们对繁殖水体的要求和黄蜻一样不怎么高,基本上常见的蜻蜓目都是这个特点,毕竟对水质要求高的动物都很难在人多的地方活下去。


虾黄赤蜻。123rf.com.cn正版图片

如果要按部就班把虾黄赤蜻介绍一番,难免有和之前的黄蜻大同小异之嫌<戳这里,看黄蜻>,儿童节刚过,今天我们就来特别关注下蜻蜓宝宝们。空中飞舞的蜻蜓虽然惹眼,但远远不是这类生物的全部,在水里度过漫长童年时光的蜻蜓稚虫——水虿[chài],也有着精彩的虫生。


别信,虾黄赤蜻和虾黄没有关系。绘图:翼狼Elang

这才叫长得很科幻

像其他蜻蜓一样,虾黄赤蜻是不完全变态昆虫,幼体和成体之间没有蛹作为过渡阶段。它的成体和幼体差别没有毛虫和蝴蝶那么大,但也不像蝗虫之类的陆生不完全变态昆虫那样成体幼体相差无几。为了适应水中的生活,水虿和蜻蜓在形态和行为上都有不小的差别。 


蜻科的成虫(左)和水虿(右)。图片:andrea hallgass、Seabrooke Leckie / flickr 

粗看起来,水虿大致像个没有翅膀的土肥圆版蜻蜓。它们身上往往覆盖着一层藻类和沉积物,对自身来说当然是不错的伪装,就是看起来更加灰头土脸了。虽然乍看其貌不扬,和以高颜值闻名的蜻蜓天上地下,但多加了解之后就会发现,它们的魅力完全不输蜻蜓。


不同蜻蜓的稚虫长得完全不一样,比如这只晏蜓科的水虿,跟上面蜻科的相比,又换了一个画风吧?图片: taro_1375 / 農と自然のさんぽみち

要说水虿最有特点的地方,就是它们折叠式的口器了。水虿有个非常长的下颚,不用的时候折叠在头部下方,当猎物进入射程以后会快地弹射出去将猎物拖到嘴边


先看下示意图。图片来源见水印

锁定,出击,捕获——瞬间完成,水虿堪称水生昆虫里的豪杰。


水虿捕食的慢动作回放。图片:SpartaWolf117 / imgur.com 

著名的科幻作品系列《异形》中,异形会从嘴里弹射出来一张更小却更凶险的嘴,这一设定据说就是受到了水虿的启发。其实比起水虿,构造与异形最接近的,是脊椎动物海鳗的嘴;但是,海鳗咽部的第二副颚是在《异形》问世几十年后才被描述记录的,可谓是现实比科幻更科幻了。


海鳗凭第一副颚攫取猎物的同时,第二副颚会前移将猎物拖进咽喉深处。图片:Smithsonian Channel / YouTube

乘着火箭逃离敌人

对于比它们小个的水生动物来说,水虿是凶猛的猎手;但与此同时,它们又是更大动物(比如掠食性鱼类)的猎物。为了躲避天敌,水虿通常会躲藏在泥沙下或者水草之中。除此之外,它们还留了一手秘密武器:火箭科技。这要从水虿的呼吸器官说起。


“你看不见我,看不见我~”图片:Neil Phillips / British Dragonfly Society

上次介绍的豆娘是蜻蜓的近亲,它们的稚虫长得也很像,主要区别是豆娘稚虫的腹部末端有三片羽毛一样的鳃;而蜻蜓稚虫的鳃则藏在直肠里。呼吸的时候,蜻蜓稚虫先将含氧的新鲜水吸入直肠,待到气体交换完成后再把水排出。需要快速脱离危险时,则会将直肠里的水一口气快速排空,就能把自己像火箭一样发射出去了。<戳这里,复习交配也优雅的豆娘(*/ω\*)>


一张图看懂蜻蜓(A、B)和豆娘(C、D)的区别。图片:Umpqua / Redington

蜻蜓们的童年很有特点

想要把水虿鉴定到种是件困难的事情,但是要看出它们是哪一个科的蜻蜓倒并不费事。虾黄赤蜻所属的蜻科(Libellulidae),水虿触角细长、身体短圆,下唇像面罩一样包住了半边脸


蜻科的水虿,箭头所指为面罩一样的下唇。左图:D. Sikes / wikimedia;右图:waterbugkey.vcsu.edu

伪蜓科(Corduliidae)的水虿往往和蜻科差别不大,较难分辨;有时需要靠比较腹部的棘刺来区分。 

大蜻科(Macromiidae)体型特别,腿非常细长,乍看有点像蜘蛛;喜欢栖息在水生植物间。额头前的尖角和小而凸起的眼睛也是其特点。


大蜻科小时候像是少了腿的蜘蛛。左图:New Hampshire Public Television;图:Donald S. Chandler / Discover Life

大蜓科(Cordulegastridae)是一类体型巨大的蜻蜓,水虿也是一看就来者不善,非常粗壮健硕;下唇包住脸的“面罩”部分有很深的齿,看起来犬牙交错。而另一方面,大蜓需要干净清凉的溪水才能生活,它们的水虿有时需要好几年才能羽化,和虾黄赤蜻比起来又是十分脆弱的蜻蜓,往往只有在偏远的山区才能一睹风采


大蜓科和大蜻科的稚虫完全不一样。左图:Stephen Cresswell / American Insects;右图:Jessica Ware / wikimedia

蜓科(Aeshnidae)可能是水虿里的颜值担当,经常在记录片里出镜——这和它们相对活泼大胆,不像其他水虿那样喜欢把自己埋起来也有关系。它们身体修长,长着短短的触角和大眼睛,比其他水虿更像蜻蜓。此外,蜓科的下唇是平铺在下巴上的,没有前面几科的“面罩”结构。上文的下唇结构图和捕食动图里的水虿就都是蜓科的。


终于有个长得像爹妈的了。图片:Brad Carlson / flickr 

春蜓科(Gomphidae)体型多样,从修长的纺锤形到身体宽扁拟态落叶的都有;但都有一个共同点——膨大的触角


春蜓科的水虿触角膨大。左图:Stephen Cresswell / American Insects;右图:深山虫吟 

转眼间又到了蜻蜓开始飞舞的季节,但和蜻蜓的美丽邂逅并不一定来自空中。大家如果在晚上经过水边,不妨扫一眼周围露出水面的植物和石头;说不定就会目击水虿蜕变成蜻蜓,从海军调任到空军的就职现场呢。


正在蜕变中的水虿。图片:深山虫吟 

这么看来,《精灵梦可宝》里轻翼梦可宝的进化线路少了点什么。图片:神奇宝贝百科


这才是真·蜻蜓的蜕变。图片:Andy Harmer / British Dragonfly Society

讲完童年的小蜻蜓,今天的第二篇文章,再来讲讲童年的小海豹——喜闻乐见的吃吃吃生涯,记得看。


物种日历

微信号:GuokrPac

有萌自远方来

不亦乐乎

有话想说?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,来留言吧

日历娘今日头像

蜻科 粗腰蜻蜓


本文来自果壳网,欢迎转发,谢绝转载

如有需要请联系sns@guokr.com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